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

笑栽野人第七次室內課程摘要─公民農業與社會

作者:何彥廷

只要土地正常使用,沒有受到炒作剝削,它就能承載萬物、孕育生命,這些生命會自然地擴散、繁衍、連結、循環,孕育出更豐富多元的生命景觀,進而創造一個永續的生態體系,一個經濟體系、一個產業鏈、一種社會連帶、乃至一種特殊文化等。這也是土地與農業當成一種資源的特殊屬性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李丁讚


公民農業與社會重建,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李丁讚教授在近期所提出的一篇論文。李教授認為農工、城鄉、區域的不均勻發展,一方面改變了人與人、人與社會、人與生物的關係如上述,另一方面也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,造成環境的嚴重破壞。農業的休耕與廢耕,城市的擁擠、污染、犯罪、失業人群、飛漲的房價,各種社會暴力等。而這些社會面向的問題,又與自然面向的問題,如受到污染的河川、中毒的土地,被砍伐的森林、被填平的濕地,被開發的山坡地等,背後所反映的也是同一個問題,都是整個地球不均質發展所造成的。均質化將導致全球性的激烈競爭,進而進入人類當前所面對的「災難社會」。農業及土地作為一種資源,在於農業是所有產業的基石。農業與土地乘載著地方性的生產小單位,當第一級產業崩解將導致有下而上地方內生體系崩解。

在這種環境下要重建基礎產業與地方社會,就是以「民主」的理念組織小農,讓小農變成一個學習型團體,並用此來串連消費者,進行生產與消費之間的連結,建立內部的供應體系,並在供需體系的基礎上,建立穩健的社會關係。一個有產業鏈長度的內需體系,系統內成員的大部分需求都可以由在地獲得供應,也因為供應的創造,讓在地居民可以維持生計,供需相互支持,不必一定要進入更大範圍的競爭, 這是棲地建構的基礎條件。並讓經濟體系建立在生態的永續基礎上,而不是剝削生態、破壞生態。民主,是現代社會的組織原則。透過民主的方式,把個別小農組織起來,發揮集體力量、創造新的社會關係,一種友善的、信任的關係。於台東縣金峰鄉的一個排灣族部落,歷坵的小農復耕就是一個例子。除了一般小農復耕之外,我們還可以把歷坵的「公田」模式推廣開來,讓每一個社區都有自己的「社區農園」,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「大學農園」,這樣,很多中產階級、科技新貴、年青大學生等,都可以集體學習農耕,慢慢學得農業技術與知識,可以為農產業注入很多新血,增進台灣整體的農業識能。在大學農園的運作過程中,可以安排有經驗的農戶,幫助年青人學習,年青人也可以帶進新的農業、生態知識,與前輩們交流,傳統的智慧,與新式的科技在此交流匯合,共同創造新世紀的農業內涵,也會促進社區整合和人際連帶。

笑栽野人也是基於類似的理念,希望成立一個「共耕團」,十人, 二十人都可以,大家願意建立伙伴關係,一起用對土地友善的自然農法,一起討論、分享經驗、技術、心得,相互支援合作,一起成長。這是一種「民主、平等、分享」的組織型態。樸門設計的根本也是生態學的應用,就如同李教授文中提及面對災難社會的重建,包括農業的再生,都不能以「個人」為運作單位。棲地是一個自主的單位,有屬於自己的運作邏輯和互動形式,公民農業與社會重建內部的元素存在著相互支援或依存關係,共同構成一個生態上的單元。當然,任何棲地也都鑲崁在更大的系統之中,與外在環境構成共生或依存關係。因此,所謂的自主,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。只要棲地完整,裡面的生物就會產生相互依存的關係,創造出棲地內部的「拉力」,構成一個「內需」系統,而不會輕易被外部的系統吸走。這也是樸門設計裡不斷在強調,各地分散式利用永續文化與適當科技的小型自我負責社區,具有能自主為生的能力,能解決許多現今社會的問題。例如:在經濟上,區域性社群可以提供社群貨幣,推動以務易物的互助互惠模式,試著找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合作,重建美好的社會模式。

而永續生活文化設計的精神,不只要達到家庭食物的自給自在而已。因為僅是食物上的自足,並不具有完整的意義。除非每個人皆同樣有接近土地、資訊資源的機會。而建立公民農業,強調出地方的重要性。結合社區、大學的人力參與小農復耕、社區安全化、個性商店以及共同廚房,逐步改善地方經濟的體質,並在過程中培養地方認同、特色甚至公民意識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